第20章 第 20 章_[清穿]端敏公主的团宠日常
笔趣阁 > [清穿]端敏公主的团宠日常 > 第20章 第 20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第 20 章

  董宛宛发烧天连带着昏睡了天,烧退了之后她人还是没精神,风一吹就倒,不宜操劳,只能卧床休养。

  再则,此时已经是十一月,按照惯例除夕夜皇上要在乾清宫设宴群臣,除去满洲八旗,蒙古那边也会派人前来赴宴。

  似这等大事,宴席都要提前一两个月准备、反复确认,马虎不得。

  以董宛宛的状态确实是为难。

  而除夕宴的日子是固定的,它代表的意义不同,也不可能说等董宛宛好了在举办。

  顺治不得不点头同意了太后的要求,“那就劳烦额娘了。”

  如此,时隔半年,太后不费一兵一卒再次夺回凤印。

  冬日天寒,有岳乐贡献的红箩炭,乌晶晶的小卧室温暖如春。她小手握成拳四仰八叉的躺在由熊皮做成的毯子上睡的正香。

  若是以往,几个嬷嬷断舍不得打扰小公主睡眠。今日不同往日,尽管不舍,许嬷嬷还是让人伺候小公主穿衣起床。

  睡梦中感觉有人触碰,乌晶晶砸吧下嘴,她伸手搓了搓鼻子,双眼睁开一条缝。发现是许嬷嬷,她转个身又想谁去。

  许嬷嬷柔声说道“公主殿下,今儿可不能睡懒觉喽。慈宁宫传来消息,达尔罕巴图鲁亲王带着族人来了,太后娘娘正召见呢。”

  满珠习礼,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前不久被皇上封为达尔罕巴图鲁亲王,这位亲王不是别人,他正是当今太后的亲弟弟,皇上的舅舅。

  今年的除夕,正是由他带领蒙古王公前来参加除夕宴。

  皇后娘娘与简亲王福晋都出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是这位亲王的侄孙女。亲王前来,小公主于情于理都得去拜见。

  许嬷嬷凑近她小声说道“公主,奴婢还听说,您的亲舅舅鄂缉尔世子、纳穆齐阿哥也来了,他们给您带了不少礼物呢。”

  科尔沁与大清关系密切,奈何距离太远,一来一回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每年除夕前福临都会亲自下旨,选其中一部分人前来参加除夕宴,剩下的则留在蒙古主持大局。

  去年是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满珠习礼二人带着贝勒绰尔济等人前来参加的宴会。今年或许是因着废了皇后,皇上不知要怎么面对吴克善,竟然没选择让他入京,而是只点了满珠习礼。

  不过,这跟乌晶晶关系不大,吴克善虽然没来,同样让人给乌晶晶带了贺礼。

  许嬷嬷深知乌晶晶财迷的本性,她笑道“奴婢差人去看过了,王爷们送了格格好几箱子的好东西,金光闪闪的,煞是好看。”

  小孩子嘛,都喜欢颜色亮丽的东西,作为蒙古科尔沁的王,他们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不管是吴克善亲王还是满珠习礼亲王亦或者小公主的亲外祖都是疼孩子的,他们这次来不但带来了年礼,还把之前满月、洗、百日的贺礼一并补上了。

  十几辆马车就在慈宁宫外头等着它的主人检阅。

  乌晶晶眼睛一亮,整个人彻底精神了。外祖啊,一直听额娘们说蒙古草原如何、外祖如何,她早就想要见见了,只可惜外祖家距离远,轻易不能入京,到现在她都半岁了,还没见过外祖家的人。

  乌晶晶对着小手指,有着小纠结。也不知他们会不会喜欢晶晶

  许嬷嬷很快就给乌晶晶收拾妥当,知道自家主子食量大,担心她饿着,还喂了一碗蛋羹。临出门的时候,许嬷嬷又让人拿了一盘奶饽饽过来,准备路上吃。

  别看乌晶晶人小,在宫里她有属于自己的轿子,里面早就放好了火盆,保证不会冷着她。

  一路晃晃悠悠到慈宁宫,一盘点心也顺道吃完了。

  此时的慈宁宫欢声笑语一片,其乐融融。

  乌晶晶进来的时候,大家止住笑声全部转头看向她。

  坐在顺治帝下首第一位的是个身形微胖、穿着传统蒙古服饰的中年男人,看到乌晶晶的那一刻,他哈哈大笑,“皇上,这就是咱们晶晶小公主吧,长得真是好。”

  尽管满珠习礼之前从未见过乌晶晶,他心中就是有个感觉,是她,错不了。看长相就知道这是他们科尔沁的人。

  满珠习礼站起来走到乌晶晶面前,他伸开双臂,“漂亮的小公主,我是你曾外祖,快到我怀里来。”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姐姐刚才的意思。

  就在刚才,他跟姐姐打听小公主的消息,想着提前了解了解小公主。哪知姐姐却神秘的笑笑,只说他等会儿就知道了。

  当时他不明白姐姐的意思,现在他懂了。

  小公主确实不用介绍,她天生带着光芒,站在人群一眼就能注意到她、喜欢上她。

  那一刻不用谁介绍,你就笃定是这个人。

  乌晶晶笑了,她喜欢这个爽朗的曾外祖。与此同时她双手前伸往满珠习礼的怀里趴去。

  满珠习礼更高兴了,他张开怀抱把人抱在怀里颠了颠,连说个好。

  刚才他也见了皇上另外两个养女,大的身体有些淡薄、神情畏畏缩缩,小的年纪不大一副嚣张的样子也不讨喜。还是他们蒙古血脉的公主好啊,长的壮实,还不认生,招人喜欢。

  满珠习礼高兴,乌晶晶也高兴,她高兴地方式就是伸手去拔他的胡子。

  她记得,她上回拔了玛法的胡子,玛法就很高兴。她没拔阿玛济度的胡子,阿玛每次看到她都充满怨念。

  从那以后,她就记住了。

  长辈都喜欢让她拔胡子,不拔胡子就是不喜欢。

  她喜欢这个才见面的曾外祖,当然要拔他胡子,不让他难过。

  乌晶晶拔的高兴,满珠习礼怔愣片刻随后开始大笑。

  “小公主喜欢我的胡子,给你。”

  平日里满珠习礼很宝贝自己的胡子,可谁让小公主喜欢呢。他当即就把胡子塞到小公主手里。

  拔吧,胡子拔了还能长,他这次见面想要再见小公主怕是要等到明年年底喽。

  想到一年都见不着小公主的面,胡子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鄂缉尔偷偷看一眼皇帝,他弯着腰跑到满珠习礼面前,“小公主,看看我,我是你大舅舅。你喜欢拔胡子是么,我这也有,你瞧瞧我的胡子是不是很好看,你让我抱一会儿吧,我给你拔。”

  不就是胡子么,当谁没有似的。

  来之前他就已经从妹妹的信里得知小公主的可爱,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乌溜溜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小巧的嘴巴、鼻子无一不精致,粉嘟嘟的小脸一看就知道被养的很好。

  鄂缉尔提着的心放下半颗。他知道济度跟皇上一样不太喜欢他们蒙古的姑娘,原本还担心他们会把这份不满撒在小公主身上。现在看来,他们还没糊涂到这个地步。

  鄂缉尔小心的从袖子里拿出个布包,他慢慢打开,里面是一对银锁和镯子。“你满月、百日的时候舅舅不在,这个是舅舅特意让人打来给你的。纯银的,带着辟邪。”

  他没敢说,皇宫里不安全,他信不过皇帝。银制品可以测毒,万一有那歹毒的想要害人也能提前检测出来。

  鄂缉尔没说出口,他防备的是谁大家心里都清楚。

  静妃“堂哥大可不必如此,咱们娜仁受长生天保护,自带福气,岂是那等宵小能害的也不怕折了自己的福分。”

  说着她还瞥了董宛宛一眼。

  她就不明白了,这是她们科尔沁的族人,是她们的亲人,皇上来也就算了,凭什么要带上董鄂氏那个贱人。

  还有董鄂氏养的两个丫头,跟她那个不要脸的养母一样,小小年纪眼睛都要长在她们科尔沁男人身上了。

  满珠习礼这次来还带了几个族中的小辈,其中就有静妃的亲侄子、满珠习礼的长孙班底、鄂缉尔的长子等。

  大清素有跟蒙古联姻的习俗,太后的个女儿都嫁到了蒙古。皇上虽没明说,大家心里也清楚,他收养的个女儿将来也是要和亲蒙古的。

  蒙古部落众多,贫富差距、与大清的关系各有不同,其中最为富庶、与大清关系最密切的当属科尔沁部。

  科尔沁也是大清公主联姻的首选之地。

  董鄂氏养的女儿讨好她蒙古的王孙一点也不奇怪。

  当然,静妃看不上董鄂氏,连带着也不喜欢董鄂氏养的两个格格,就像对乌晶晶带着天然的滤镜一样,她看那两位养女也带着偏见。

  在静妃心里没人能欺负的了乌晶晶。岳乐福晋和董鄂氏就是很好的例子。

  董鄂氏足足在床上躺了十几天,到现在还弱不禁风。纳喇氏更不必说了,听说回去就病倒了,如今还没起来。

  对她们娜仁稍微不敬就会倒霉,更别说用下作的手段害人了。

  那不是寿星公上吊,找死么。

  鄂缉尔不由分说把东西戴在乌晶晶脖子上,“这个也不重,戴在身上多重保险。”

  给乌晶晶挂好长命锁和镯子,鄂缉尔又道“说起来,今年科尔沁水草比往年还要丰盛,部落里的牛羊个顶个的好。现在看来都是沾了咱们小公主的光。”

  大清连着下了个月的雨,科尔沁也不例外,那段时间族人整日唉声叹气愁的不行。

  之后一夜之间,云歇雨住、草长莺飞,真的就是一晚上,整个草原碧绿一片,生机勃勃。

  刚开始他们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只以为是长生天不忍他们受苦显了灵。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他妹妹生了个小公主。

  “咱们蒙古人重情义,大家都记着您的好呢。这次我们带来的贺礼中有很多都是族人自发给的。”

  得知鄂缉尔要去京城,科尔沁的族人多少都拿了东西,那些东西他们指明要送给小公主。

  满珠习礼一手抱着小公主,对着坐在小板凳上的长孙招招手,他爱怜的摸摸长孙的小脑袋瓜,“这是我孙儿班第,别看他年纪小,最擅长养马。入京前他养的枣红马生了一只漂亮的小马驹,他非要带着,说要送给小表妹。这小子,自从知道京城多了个小表妹,每日都要问我很多问题。”

  班第被爷爷调侃的很不好意思,他悄悄抬头去看爷爷怀里的小表妹。

  小表妹真漂亮啊,跟他养的那匹小红马一样漂亮、高贵。也只有小表妹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他的小红马。

  顺治“班第不错。吴良辅,你回头去找几个擅长养马的奴才送去坤宁宫。”

  凡是对他女儿好,有了好东西知道想着他女儿的,在他眼里都不错。他本就对班第有好感,此时更是满意非常。

  得了夸奖班第有些高兴,他小声的问着乌晶晶,“表妹你喜欢马么我养马可厉害了,等你在长大一点,我带你去学骑马好不好”

  这个表妹长得太可爱了,就像是他最喜欢吃的奶饽饽,让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去咬一口。

  当然,表妹是人,不是真的饽饽,他肯定舍不得咬的。

  但这不妨碍他喜欢跟她玩。

  乌晶晶歪着头打量着眼前的小男孩,她听不懂对方什么意思,但她能感觉到对方心中的善意和喜欢。

  乌晶晶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别人对她有着善意,她得回应。

  于是,乌晶晶张嘴啊了一声。

  班第高兴坏了,“表妹你是说你也喜欢骑马对吗等你长大了,我带你去我的马场,我教你骑马好不好。骑马可简单了”

  班第叽里咕噜说了很多,满珠习礼笑道“这孩子平日腼腆的很,在家的时候很少说话,他阿爸还一度担心他来着。我还是第一次见他跟谁那么多话。”

  满珠习礼意味深长的看向太后。

  满蒙联姻不只是大清皇室心知肚明,蒙古这边同样如此。就拿满珠习礼来说,他前后两任福晋都是大清皇室的格格,他儿子和塔的福晋亦出身皇族。

  班第是他的长孙,想必也不会例外。

  既然早晚要联姻,何不选个大家都喜欢的呢

  怎么说他们也是亲姐弟,他相信太后能懂他的意思。

  太后当然懂,晶晶若是能嫁到科尔沁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只她担心皇上心中有别的想法,便道“这个简单,左右你们还要在京城留些时日,我让苏麻在慈宁宫给他收拾个房间出来。宫里小孩子还是太少了,班第过来也能热闹热闹。”

  行不行的,左右孩子们都还小,日后再说也不迟。

  在此之前她当然不介意给两人制造机会的。

  除去蒙古王公,随着年关将近,其他异姓王也陆续入京。这其中就包括靖南王耿继茂、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桂以及义王孙可望。

  除了这四个人,还有一位定南王孔有德。顺治九年孔有德被南明将领打败,被困桂林,后自刎而死。他的儿女到如今仍不知所踪,大家都猜测他们跟孔有德一样被害死了。

  四个异姓王此次前来都带着家眷,入京第二天便一起递牌子拜见太后。当然她们不是一个人来的,每个人都带着自家儿女。

  吴桂的妻子张氏带着次子吴应麒与长媳和硕公主。今年八月,长子吴应熊尚先帝十四女建宁公主为妻,建宁公主出生不久先帝过世,公主便养在太后膝下,与太后关系尚算亲近。她又与额驸感情甚笃,得知婆婆要入宫,便自告奋勇跟了来。

  吴应麒今年不过五六岁,还是个小孩子,因是幼子,平日里娇惯,张氏走哪都喜欢带着他。

  张氏自视甚高,她自认为大清入关吴桂功不可没,长子吴应熊又把建宁公主拿捏的死死的,即便是面对太后也没有太多敬意。

  一番寒暄之后,她便开口“太后娘娘,臣妇入京之时听闻皇上收养了个有来历的小公主,今日怎么不见她”

  张氏远在云南,京城的事儿自然不可能传那么远,可谁让她有个好儿子呢。

  吴应熊这半年一直住在京城,京里发生的事情他事无巨细全部都写了信回去。

  什么有来历,张氏当然是不相信的,在她看来这是皇家故意造势呢。这种事情她见得多了。

  吴桂生性多疑、且有很大的野心,张氏不信,架不住吴桂相信啊。入宫前吴桂特意嘱咐了她的,让她想法子一定要见到这位公主。

  不管这位公主是真有其事还是皇家造势,让她务必想法子撮合公主跟他儿子吴应麒。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位公主一定得入他们吴家。

  太后虽把建宁公主嫁入吴家,但她本人对吴桂并无太多好感。听得张氏的话,太后神色平淡,“平西王夫人有心了,她小小年纪难为你惦记着。”

  张氏打的什么主意太后岂能看不出来,吴家真是好大的胆子,娶了他们一个公主不够,居然敢肖想第二个。她也不怕吴家福薄受不起。

  吴应熊太后是见过的,长得一表人才算个人物,她这个次子,啧啧

  坐没坐相,眼睛四处乱瞟,小小年纪就透着股猥琐劲儿,让人反感的很。

  这样的姿态,别说晶晶,满洲大族家的格格许给他都是对人家的侮辱。,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22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222.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